丹纳的《艺术哲学》核心问题
1. 简评丹纳的“三要素”说?
(资料图)
2. 怎么样理解丹纳的“特征”说?
Hippolyte Adolphe Taine生于1828年,死于大革命百年后的1893年,他是法国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生于律师家庭后攻读了孔德实证论哲学,后来又在医科学习理学,做过了解剖实习。毕业后,他担任一个中学教师,并游历了欧陆诸国,尔后讲学艺术史和美学,最后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最有名的著作应该是《拉封丹及其寓言诗》、《英国文学史》,哲学方面有《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在历史方面则有《当代法国的根源》。
今天要讲到的《艺术哲学》严格来说也是讲义的辑录,这本讲义经过再编写后,让他获得了文学艺术史家、理论批评家的名号。
文化:19世纪自然科学在飞速发展,能量守恒和转化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之后,自然科学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发明。丹纳深受19世纪自然科学的影响,特别是对达尔文进化论更加崇敬,在哲学上有受到了德国的黑格尔和法国孔德实证论的影响。
-孔德实证论:大概来说,就是强调只有人的感觉是可信的,要“实证”经验现象和经验事实是“确实”的,丹纳就是受到这一思想影响,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艺术、文艺史。
“我们的美学是现代的,和旧美学不同的地方是,从历史出发而不从主义出发,不提出一套法则教人接受,只是证明一些规律。”
于是,在《艺术哲学》这本著作当中,书中例举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近世的法兰德斯、意大利等艺术,加以分析比较,以极其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论争艺术的规律。
总体来说大概分为两个方面:
一、“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说
丹纳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决于这三个要素,这是他在《英国文学史》中就已提及而在《艺术哲学》中又再次论证的东西
1、 【种族】
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这又和民族特性的概念有所混合。
丹纳用希腊人举例:希腊人天生就有水手和艺术家的素质,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特征”,是【环境】隐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
不过,这种理论弊端一目了然,光靠民族特性显然是不能解释一个民族的文艺为什么会出现盛衰之分,希腊文艺在伯利克里时代走向鼎盛,却在BC2C进入尾声。
2、 【环境】
所谓的环境也分成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地理的气候、土壤导致了性格的差异。
古北欧人常年生活在寒冷潮湿且惊涛骇浪的海岸,就经常被忧郁和过激的情绪左右,因此倾向于暴饮暴食流血滥性的生活;而古希腊人住在明丽风景区和温煦的海岸边,就像往航海和商业,优良的空气也促使他们追求精细、精神方面的事业,比如辩论、文艺、雕刻术。
至于社会环境,这指的是国策、军政、宗教信仰等,我们来看看他举的例子。
英格兰人喜爱在法律的权威下斗争王权,反对君主专制;
古希腊三悲剧家的盛产时间,处在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而马其顿来到后,歌颂崇高和勇气的悲剧艺术消失;
法系古典主义悲剧的出现则处在路易十四的太阳极盛时代,在大革命之后,法系古典悲剧艺术走向衰落,转向狄德罗式的市民喜剧;
说到底,这种以史为纲的做法,试图从历史现实出发去分析文艺兴衰的原因——因此这一观点是带有进步且唯物主义色彩的,在当时是很高的认识水平。
3、 【时代】
丹纳所说的时代,内容更为广泛,包括了精神意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的因素在内,被丹纳统称为“精神的气候”。
“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
我们不用管那些复杂的术语,通俗来说,丹纳认为时代精神和社会意识对文艺的决定作用,本质上来说:“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路”。
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造就悲哀的艺术——3~10世纪的欧洲,蛮族入侵、饥馑之年这些经常持续很多年,人们处于悲哀和痛苦之中,本性快活的艺术家也难免忧郁。丹纳热忱地指出,艺术家并不是独立于群众,而是比群众具有更敏感的意识能够把握出这种情绪,因此,在艺术作品当中人们所感受到的感染力,不只是作者的强音,更是群众的和声,“正因为有了这一片和声,作品才显得伟大”。
总结地说,丹纳认为以上三个要素是构成精神文化(文艺)的三个要素,也是艺术创造的三个原始力量,【种族】是内部主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为后天动量,这三种力量拧成一股绳促使精神文化的发展。
在《西文论》这本书里,虽然接下来的例子和文艺作品无关,但仍然值得我们一读:
在丹纳《艺术哲学》的第四编用了希腊的例子为引,事情是这样的,经过历史考据,丹纳认为希腊存在一种对人体美的追求,他们崇尚健美的身材和筋肉,这种追求和相对和煦的【环境】、重视公民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的【种族】、以及一个对外扩张充斥民族自信的【时代】都是分不开的,至少从那些海量的雕塑就可以看出——单是那罗马出土的希腊雕塑,它们的数量就几乎和城市居民数量相当了。
此外,根据“三要素”,丹纳还提出了“四阶段”。
“总的形势”→
“特殊倾向与才能”→
“倾向和才能占据优势以后造就【中心人物】”→
“最后,声音 形式 语言 色彩,种种路径将【中心人物】变成具体形象”
关于四阶段我们不必深究(真正用特别使用过的流派也只有后来的自然主义——丹纳对生活和遗传的客观世界强调对自然主义倾向非常有支撑作用),只要知道【中心人物】和时代典型人物的定位类似即可,这个人物,在古希腊就是健美的少年男女,在中世纪就是勇猛虔诚的骑士,最后依赖各种媒介呈现在受众面前,要么是表现人物,要么是肯定才干,要么是倾诉感情……如此如此。
扩展:丹纳理论的前因后缘,以及丹纳三要素说的历史地位:
A孟德斯鸠丹纳的工作并不是无根无缘的,在孟德斯鸠的时代就已经尝试用人类社会和客观环境去探讨政治法律的因素,认为法律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在立法方面尤其强调了地理条件对人文风气的影响作用。
B史达尔女士19世纪前期,法系浪漫主义史达尔女士也承袭孟德斯鸠的理论,考察文学史,尤其对法国南北文学进行了形象上的比对。
“南方的诗人不断把清新空气、丛密树林、清澈溪流这样一些形象和人的情操混合起来。……北方各民族对欢乐的关怀不如对痛苦的关怀大,他们的想象却因而更加丰富。”
——笔者认为,可以用莫泊桑和都德的作品为这番言论佐证,莫泊桑创作的繁盛期的活动轨迹集中于诺曼底-巴黎奥尔良一带,这是法国最北部的土壤,相对多云多雨的天气体现在他的短篇小说当中,形成了他独有的“带泪的笑”的风格(《羊脂球》《巴黎艳遇》);而都德是普罗旺斯省人,这里是法系抒情骑士诗的发源地,光照相对充足,农产品相对丰富,在他充满激情的文风里处处充斥了对田园风光和返璞归真的讴歌(《牧童》)。
C黑格尔黑格尔对丹纳的影响最大,丹纳认为黑格尔的体系是“最接近真理的”,可能是因为《美学》当中黑格尔提到的“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他的时代和他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他的观念 和目的”,这样的主张非常符合当时的博物学和科学精神。
——顺带一提,在本土教育当中,总是把这种思想和带导师绑定甚至唯一绑定,实则不然,19世纪以科学的方式研究精神产品,早就不是个别人的意见了。
D圣·佩伟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佩伟就主张把文学史按照自然史那样来整理研究,像博物研究那样对不同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E丹纳本人的阶段性成绩在丹纳这里,这些资料终于集大成地整理在了《艺术哲学》这本书里,这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想法,而是具体的内容(海量的论证资料和规律分析)。
总而言之,丹纳借助三要素的理论竭力挖掘了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习惯等方面考察了一系列社会现象,以客观的物质精神世界作为精神文化的决定因素,被《西文论》认为是“唯物主义的、科学的、进步的”。
二、“特征”说——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丹纳明确指出:艺术要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这特征就是哲学家所说事物的‘本质’。”
丹纳认为艺术是一个总体,也是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总体,并非在一切艺术中都需要和实物相符。丹纳从唯物的观点出发,肯定艺术要依赖于现实、模仿现实、再现客观世界。但是他进一步指出,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地模仿现实。
如今,“小历史学家们”总是喜欢用研究出来的史料,指责文的艺术属性,但真正的历史学家丹纳却懂得,“用模子浇筑是最忠实的办法,但浇筑品当然不如一个好的雕塑”,绝对正确的模仿并不是艺术的目的,艺术要模仿的是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要把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关系再现出来,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制成作品。
要表现这个【特征】当然要看艺术家的能动:
举例来说,米开朗琪罗的美第奇墓上的四个云石雕像——《晨》《暮》《昼》《夜》,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真男人和真女人会和他们如此相像,道理很简单,为了突出激愤的情绪人体的比例都被夸张过,躯干四肢加长、眼眶凹陷……
再举例来说,拉斐尔绘《伽拉丹》林泉女神的时候,也是感到现实生活中美丽的妇女太少,因此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来绘制。
丹纳非常赞誉这种做法,“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越好”,这种态度,就是回答了艺术创作和现实真实的关系问题。
辨析自然主义和丹纳:
由于善用历史材料和自然科学,丹纳一度被自然主义流派作家援引为理论后盾,不过,正如所有理论第一人和理论主义者之间的巨大差别,丹纳本质上并不算是一个自然主义者。我们在巴尔扎克那里提到过,是否应用【典型】,是区分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自然主义者常常要将一切细微的东西都不遗漏地如实反映,丹纳却认为这些过分的模仿客观现实只会令人反感。
西文论一直强调艺术典型是要突出特征的(特别是这特征可能和现实冲突的情况下),歌德1772在《论德国建筑》就提出艺术要描绘出“整体的特征”。
丹纳规定了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三条尺度,分别是“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这样几条来衡量艺术品价值。
第一,尽可能把握能承载起一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堂·吉诃德),一部作品价值的高低是随着作品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而定下来的。
第二,道德教育,艺术要表现有益的特征。
第三,典型化,要让“有益的特征能够在艺术品中比在现实世界中都表现的更加分明”,其实这也就是艺术典型化的问题。在丹纳看来,艺术家要把人物的各种因素表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其次又要特地突出一个可以总领的特征,最后配合情节和描述等,让这个人物形象体现出艺术的真实性——实际上,这也就是他对文艺创作的规律的看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学说,还有“特征艺术本质论”,都是丹纳社会学美学的宝贵遗产,他竭力用科学的方法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将艺术科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既看到了上层建筑因素对艺术的影响,又看到了精神生产随物质生产的改变而改变——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对丹纳的理论如此评价:
如果非要找出局限性,或许普列汉诺夫的后续观点可以提供些许参考,他认为:丹纳说人们心理随环境变化的时候是唯物主义的,说境况受到心理影响的时候却是在重述18C的唯心主义。
当然,无论普列汉诺夫的这种评价是否全面公正,吸收任何思想都要理性辩证看待倒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