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第一架”到“世界第一高”,再到“中国第一套”,郑煤机人靠自主创新锻造大国重器;
从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到走出国门,再到突破关键技术、让民族盾构装上中国“芯”,中铁装备以创新为翼,向世界呈现“中国制造”的崭新名片;
从“1210”监管服务模式到“郑州模式”,再到全国复制推广为“中国方案”一路扬帆海外,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在引领和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征程中挺直脊梁,踏浪前行;
【资料图】
从开始创新“一单制”“门到门”全链条服务,到打造“数字班列”“冷链班列”和“运贸一体”等中欧班列“郑州模式”,“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中心,将“陆上丝绸之路”奋笔书写!
山川万里伸手可触,大千世界目之所及。
2014年5月和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郑州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企业工厂、走进开放口岸,谈创新、话转型,为郑州工业高质量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郑州始终牢记嘱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领航“中国号”巨轮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潮涌,郑州国际陆港活力满满……
郑煤机:发力创新锻造大国重器
实字为先,干字当头。
春日的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总装车间忙碌着。总装车间是工业企业的“中央厨房”,在这里,各种型号、规格的配套部件被组合散装,变成6.5米、7米、8米、8.8米高的液压支架,发往俄罗斯、印度、土耳其、越南、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始建于1958年的郑煤机集团,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作为A+H股上市公司,目前拥有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投资三个业务板块。
2005年,郑煤机为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成功研制出4.5米液压支架。自此以后,郑煤机保持了在世界液压支架研发和制造方面的绝对优势。2018年,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郑煤机研发的8.8米电液控制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下井调试成功,顶起了“世界第一高”的综采工作面。
从“中国第一架”到“世界第一高”,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郑煤机不断实现着技术创新突破,推动中国煤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煤机并作出重要指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信念如磐,初心如故。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全体郑煤机人倍感振奋、斗志昂扬,更加坚定了其扎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信念和决心。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与煤矿的深度融合,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也迈入发展新阶段。风云际会,时势造人,郑煤机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启了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1年,郑煤机首套成套智能化工作面入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首套搭载“矿鸿”系统的郑煤机千兆以太网支架电控系统在神东布尔台煤矿下井应用,打破了以往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惯导调直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第三方测评,郑煤机智能化工作面推广数量稳居行业第一。
2022年3月,郑煤机牵头建设的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开启了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2年4月,郑煤机智慧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奠基,如今建设进程如火如荼,进度喜人。
2022年10月,郑煤机智慧园区投产达产,和传统工厂相比,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空间利用率提升50%,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郑煤机集团以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己任,把自主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持续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高端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郑煤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贡献着源源不竭的“郑煤机力量”。
中铁装备:创新为翼递呈大国名片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内,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如钢甲“巨龙”巍峨矗立,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焊接调试等作业,待完成验收后有序地拆机运往项目工地……
作为隧道掘进机、隧道机械化专用设备、地下空间开发三大产业有机联动,以地下工程装备综合服务统领多元发展的综合性企业,中铁装备始终牢记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近年来先后参与南水北调、大兴机场、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亚洲第一铁路长隧大瑞铁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群等重大工程。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装备考察时,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他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为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华对总书记的嘱托有着深刻的理解。
九年来,中铁装备牢记使命担当,积极践行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先后攻克了超大直径、超小直径、极限工况下的装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形成16项国际领先技术,研制了世界最大直径TBM、首台紧凑型超小转弯半径TBM等一大批创新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中铁装备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成为承担国家第一个盾构“863”计划的企业、唯一牵头承担“973”计划的盾构制造企业;并以世界领先的矩形盾构技术,作为150个“新中国第一”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赵华告诉记者,“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们努力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擦亮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名片。”
带着总书记的殷殷期许,中铁装备以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从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走出国门,再到突破关键技术、让民族盾构装上中国“芯”,走出了一条国产盾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逆袭之路,为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更大力量,向世界呈现“中国制造”的崭新名片。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买卖全球”尽显大国智慧
春意勃发,万木竞秀。阳光毫不吝啬地铺洒在4月的中原大地,勃勃生机在城市间酝酿。
站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放眼望去,偌大的园区内外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员工们匆匆穿行在保税仓的立体货架间,海关监管区门口,集装箱车辆排起长长的队伍……
总书记在此考察的画面还历历在目。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时,在海关办事大厅,他与海关工作人员亲切握手交谈;在分拣查验中心,他认真察看货物配货、封箱、贴单、海关查验的全过程,了解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开展情况,并勉励他们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目标不断前进。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让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既信心百倍,又深感任重道远。御风以翔,破浪以飏。9年来,他们瞄定目标,笃行不怠,9年来始终秉承着创新发展理念,一系列崭新的发展模式在此诞生,一个个创新出彩故事在中原大地口耳相传。
2023年4月3日,河南保税物流园区传来喜讯:截至4月1日,河南保税物流园区跨境电商进出口累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00.024亿元,其中进口415.868亿元,占比41.6%;出口584.156亿元,占比58.4%。
这一现象级数字的背后,也展示着郑州跨境电商的创新发展水平。作为郑州乃至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9年来,“1210”监管服务模式从呱呱落地到完善为“郑州模式”,再到全国复制推广为“中国方案”一路扬帆海外,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对引领全国、全球行业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河南保税物流园区依靠持续创新,吸引国内外备案企业1200家,累计纳税约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集聚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出口173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6000万终端消费者,拉动投资近500亿元。创造了“1210”跨境电商监管服务模式、“一站式一窗口”一区多功能监管模式、“秒通关”技术服务平台、跨境电商O2O新零售商业模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等一些列行业标准,开创了引领世界跨境电商标准规则的“郑州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引领、高质量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
在如今的郑州,远隔千里的海外商品市民们皆触手可及,本地制造的产品在这里上线销往全球各地,无论是“买全球”还是“卖全球”,跨境电商都发生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天翻地覆变化。
下一步,河南保税物流园区将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6周年为契机,打造全球汇数字贸易中心,构建数字经济新优势。
中欧班列:耕耘丝路续写大国传奇
明媚的春光下,一列中欧班列状如长龙横卧在铁轨之上,开拔在即。
汽笛声长鸣,这辆满载着日用百货、货车、医用纱布块、机械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从郑州国际陆港驶出,开往西欧比利时列日。
这里是郑州国际陆港,中原大地在这里与世界联通。
4月1日,伴随此趟班列的开行,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在欧洲及沿线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使更多企业优质产品乘上中欧班列“快车”走出去。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国际陆港时,勉励郑州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与郑州国际陆港开放平台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厚望如山,奋楫争先。
近年来,“不延边、不临江、不靠海”的河南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借着“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瞄定目标、真抓实干,对外开放呈现出新格局、新面貌。
2013年7月18日,首班从郑州出发至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经过近十年的成长,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发车数量从2013年全年开行13班增长到如今累计开行近8000班,以平均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的高频次实现班列常态化往返均衡对开,形成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亚太(日韩等)“20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国际物流网络,业务范围辐射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已逾6000家。
近年来,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加速驰骋于亚欧大陆间,成为中欧经贸合作的“桥梁”。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班列稳居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做到开行质量领先、市场化程度领先、创新能力领先、硬件设施领先、信息化程度领先和国内国际双物流枢纽网络布局领先的中欧班列典型。
目前,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向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直达欧洲、中亚;向北经二连浩特、向东北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至蒙古国、俄罗斯到达欧洲;向东打通了日韩—郑州—欧洲、日韩—郑州—中亚的多式联运快速通道;向南经广西凭祥、钦州港实现与RCEP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连接空港、海港,通过空铁、海铁联运过境中转,实现陆海空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以港为媒,陆上行舟。回望来路,郑州中欧班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联通欧亚,风雨兼程,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国际陆港将坚持开放合作,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发挥自身的物流枢纽作用,持续耕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让郑州中欧班列成为这条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正观新闻记者 周梦真 宋莹玉 摄影 马健 徐宗福